【東京報導】《Clock Tower》製作人河野一二三先生專訪:開發過程趣事&對近年恐怖遊戲的看法

在 1995 年首次推出的經典恐怖遊戲《Clock Tower》預計在 2024 年發售 Remaster 移植版本《Clock Tower: Rewind(時鐘塔:恐懼重播)》,早前編輯部榮幸獲得雲豹娛樂邀請,前往東京率先試玩遊戲,更能參與製作人河野一二三先生的訪談活動。

河野老師在訪問過程中大方分享了不少當年開發《Clock Tower》時的想法和趣事,以下為各部份的重點節錄。

 

先送上一張河野先生假裝自己拿著剪刀的可愛照片

 

・選用洋館作為遊戲舞台的原因

當年推出的《Clock Tower》可以說是日本恐怖遊戲界別的創新之作,雖然河野老師笑言遊戲剛剛推出的時候,銷量並沒有十分爆火,但是,我相信玩家們都會認同這款遊戲其實掀起了不少創作上面的風潮。

《Clock Tower》第一集於 1995 年時推出,雖然是日本人開發的遊戲,卻選用了「洋館」作為背景,原因是考慮到商業方面的市場限制。在互聯網資訊未算非常普及的那個年代,要是選用「和式」風格的背景和設計,不了解日本文化的外國玩家,或者就不會注意到這款遊戲。

同時,最能夠代表「和風」的就是「幽靈」和「鬼」之類比較虛擬的東西,但是在當年的技術前題下,他認為要呈現出「被幽靈追殺而玩家會感到壓迫感」是很困難的,所以當時才會果斷選用「洋館」以及「剪刀人」作為遊戲舞台及敵人。

 

剪叔來了~

 

・選用剪刀的理由

之所以選用剪刀作為遊戲中的奪命兇器,是因為剪刀是大家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,大家都能夠想像到被剪刀剪到的時候的感受和痛楚,甚至有過被剪刀不小心傷害過的經驗。要是選用其他武器的話,例如菜刀(笑),玩家相信會比較難聯想到「被菜刀斬到」的感受是怎麼樣的。

 

・預算成本極低,卻成為一代經典

河野老師感嘆到,其實當年向公司提出《Clock Tower》企劃的時候並不被高層看好,因此在再三爭取之下,也只能獲得非常少的預算,而這一點也是開發遊戲最困難的地方。當時公司認為市面上沒有類似的作品,也就是沒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參考,因此對於《Clock Tower》這個實驗性質的全新概念,抱著許多擔憂和懷疑。

而缺乏預算和經費的開發團隊,自然不能豪侈地去外國考察「到底洋館是怎麼樣的」。河野老師笑言,遊戲中的洋館設計都是自己自己想出來的而已,頂多是有參考一些海外的電影獲取靈感。但是,當時還沒有真正去過外國的他,還是在洋館「升降機」的設計上面擺了烏龍。

在海外許多地方(以及我們身處的香港)都會以「G 樓」以代表大廈的底層,而不是「1 樓」,所以《Clock Tower》的升降機設計曾經被外國玩家吐槽——不過,事隔多年,這個小小的錯誤,也已經成為遊戲一個彩蛋了(笑),所以在《Clock Tower: Rewind》裡面也沒有修改樓層的設定。

 

《Clock Tower Rewind》截圖

 

・保留點陣圖的畫風

另一點在《Clock Tower: Rewind》中保留的則是點陣圖的畫風。當年遊戲中的許多圖素都是開發團隊純人手地一點一點畫出來的,可以說是每一幀都代表了工作室的血與汗(這一句是編輯部自己加的)。河野老師表示,相較近年的 3D、3A 作品,點陣圖的圖素,對現代的玩家來說,當然會有一種陳舊復古的感覺,但是,這在遊戲推出當年(1995 年)絕對是一款震撼遊戲界的出色作品。

 

・多重結局的遺憾

工作室在開發遊戲時已經有「創作出多重結局」的想法,而大家現在看到的遊戲結局表現,已是工作室在當年的預算許可的情況下的最好表達方式了。當然,除了預算,工作室亦有技術上的限制,因此許多他們想像中的畫面,其實都未能以自己想像中最完美的方式去呈現給玩家,例如是為所有結局都製作動畫效果等等。河野老師承認這是當年的一個小小遺憾。

 

・當年被吐槽「彆扭」的操作方式

當年選用「游標操作」是希望為遊戲增加複雜性(雖然多年來一直有玩家認為這個操作方式反人類,笑),但是,河野老師表示,這個操作其實也是「為玩家帶來壓迫感」的一部份設計。遊戲當中許多情節都需要玩家即時作出反應,而在緊張的情況下玩家就會容易做錯決定……編輯部認為,這真是一個壞心眼的設計(!!)。

 

《Clock Tower Rewind》截圖

 

・啟發河野老師創作《Clock Tower》的作品

河野老師表示,女主角 Jennifer 的形象和名字是啟發自 1985 年的意大利恐怖電影《驚變(Phenomena)》;而遊戲靈感則是來自漫畫家楳図かずお在 1986~1989 年連載的恐怖漫畫《神の左手、悪魔の右手(神之左手,惡魔之右手)》當中的第一篇章「錆びたハサミ(生銹的剪刀)」,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去搜來看看。

 

《Phenomena》電影女主角

 

・河野老師欣賞的恐怖遊戲

承上題,河野老師亦補充到,後來以「和風」作為背景的恐怖遊戲當中,他非常欣賞《SIREN(首發於 2003 年)》和《零(首發於 2001 年)》系列。

河野老師對於能夠表現當地文化的恐怖遊戲都會特別留意,例如是台灣赤燭工作室的《返校》;而他近年自己有玩過、並感到非常恐怖的遊戲就是 Red Barrels 工作室的《Outlast》。

 

・沒有反抗能力才是最深的恐怖

無論是自己開發的《Clock Tower》抑或他剛剛提到過的《Outlast》,河野老師認為,人的恐懼就是來自火力不足。只要你面對的敵人擁有絕對的強度或者難以打敗,那種壓倒性的壓逼力,就是恐怖的源頭。

他又婉轉地表示,他留意到現時市面上的恐怖遊戲,可以大分為兩類。一種是「3A 大作」,有著非常精美的畫面、複雜的攻擊手段、激烈的戰鬥元素等等,例如是常見的喪屍主題;另一種則是著重氣氛營造和劇本撰寫,大多是一些比較小品的遊戲。

對他而言,相比配有大量攻擊手段的戰鬥式恐怖遊戲,他還是更喜愛重視氛圍感、能夠做出「純粹的恐怖」的作品。
<完>

《Cloud Tower Rewind》預定於 2024 年推出,支援繁體中文、英語及日語等多種語言界面,對應 Xbox Series X|S、PS4|5、Steam 及 Nintendo Switch。

 

延伸閱讀:
【東京報導】《Cloud Tower Rewind》開發工作室訪談全文:將 30 年前的經典帶到現代主機

 

 
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
 

A post shared by VJGamer 遊戲殿 (@vjgamer.hk)

 

神婆

遊戲雜食向,FPS 苦手,全種類 RPG 專攻,重度聲優控。使用機種:Xbox Series X|PS5|Nintendo Switch|Steam Deck。

追蹤

Facebook 更多文章